1948-2018“领袖小院”的故事

“这处特别的院子,位于太行山深处的革命老区,河北阜平县西下关村,1948年前后毛泽东、刘少奇、

“这处特别的院子,位于太行山深处的革命老区,河北阜平县西下关村,1948年前后毛泽东、刘少奇、朱德、周恩来、任弼时等都曾于此歇马夜宿。在70年后,我们和它结下一段缘分。”

要讲清楚这个院子,要从70年前开始。

1947年4月,刘少奇、朱德在阜平西下关村调查土地改革情况,并对土地改革中存在的问题作了重要指示。  

1948年4月,解放战争进入夺取全国胜利的重要阶段,毛泽东、周恩来、任弼时等从陕北来到阜平,西下关村成为第一站。当晚,毛主席在这里写了一封给苏共中央书记斯大林的电报。


第二天上午,毛主席向村民了解土地改革的情况,周恩来、任弼时召集了本村和邻村的党员干部,座谈土地改革和党的工作,下午离开。 

时间来到2012年岁末,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阜平,看望慰问困难群众,留下“一定要想方设法尽快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”的嘱托,阜平开始步入脱贫攻坚的新征程。

2015年,在中国城乡统筹委员会的组织下,我们来到阜平。为天生桥镇镇区及五个村做规划设计,在村里,结识了这段历史的见证者高老师。1947年刘少奇、朱德路过西下关村时,就是借住在他家里。毛主席来的时候,曾摸着他的头,浓浓的湖南口音问:“细伢子多大了?”。高老师名叫高殿生,退休前是教师,是村里的文化人,知道我们的来意,饱含热情的把自己写的文章交给我们,并根据回忆让儿子把刘少奇、朱德住过的院子画了下来。

这组院落,是河北民居建筑的平顶土坯房,虽然近70年过去了,但建筑保存的相对完整,院落格局基本未变,墙体有些倾斜,很多地方有损坏,门前的古楸树依然苍劲挺拔。 


“小院子的大战略”

阜平县是革命老区,是全国第一部《毛泽东选集》诞生地、第一张人民币印制地。有晋察冀军区司令部旧址、花山村毛主席旧居、史家寨窑洞群、晋察冀日报社旧址等革命遗址,这处领袖曾歇马夜宿的院子,名声虽远不及以上列入文物保护的遗址,但把革命老区文化的脉络完整留下来,把传统民居建筑留下来,注入优质的体验度,对于这个全国贫困县的长远发展,红色旅游的发展,是有战略意义的。 

因此,保护修复历史建筑实现参观,整合周边相邻的院子,一并形成集参观、住宿、会议等为一体—“领袖小院”概念浮出水面,并与政府迅速达成了共识。由宋微建老师设计领衔,设计师费宁、许如茹共同设计。 


在保护历史记忆前提下,保留性修复使用院落群的格局和现有民居建筑,成为项目的核心与根本。

历史记忆建筑用于展览参观空间,整体布局向外延伸,增加连廊,规划建设成具备四星级标准的高端精品民宿。以红色历史文化作为项目的人文背景,修复农家院的淳朴气息。两种文化与建筑内外空间的功能协调,做到自然而然,不露痕迹,新旧有别。 

“领袖刚刚离开一会儿”

令人动容的东西,常常不是视觉表象,而是表象背后的态度,这种气息不是文字、视觉能描述的,但人却可以感受到。


为再现70年前的空间和气息,和高老师一起反复深化、推敲,去抓住那种时间空间里熟悉又陌生的合理性。我们用了文物修复的理念,对门窗、家具等进行了复原。当地檩条刀削的传统土做法,也依循旧法加工出来。

我们希望让人能感觉到,领袖还在这里,刚刚离开一会儿。


“最大化保留,最小化干预”

在酒店空间的设计上,延续了修复的理念,对原有各院落格局和民居建筑进行保护利用,以最小化干预为原则。山区的农家院本身就很美,像中医一样去适当梳理调整,收拾干净,这种美是农家院本身就有的,不是设计出来的。


为解决客人到达不同区域,雨雪、艳阳天下的舒适便利,设计做了新旧结合,在建筑间增加了连廊,连接大堂、餐厅、客房、会议等,既保留老建筑原汁原味,也符合现代人的生活习惯。 


很幸运的找到了当地的老工匠,按当地的工法和样式,当地的材料来进行建造。此外,将现代的功能设施无痕迹的融入其中。 


室内空间设计上,最大化保留原有,并把农家的自然质朴作为设计自律。保留了土炕、炕桌、炕柜,组织了当地妇女编织制作手工,置入房间作为实用性陈设。

景观设计上,最小化干预环境,考虑长期对村庄、农田、自然的影响。大大小小的枣树、竹子和杂树都保留了下来,更保持了农家因为节俭、实用才有的朴实无华的气质。适当补充了部分绿植,恢复农家的勃勃生机。 


写这篇文时,领袖小院还未开业,一番整理后,也想起了与阜平上上下下共事过程。

在一个深秋的寒夜,时任阜平县委郝国赤书记,在河边不间断的四个小时,给我们讲了革命老区脱贫攻坚的现状,和他的信仰及思考。在某个夏日正午坐在树下的石磨盘上,时任天生桥镇吴平书记和我们的推心置腹。一天,在阜裕公司黄建中董事长的办公室茶台边,他不断重复的给我们讲他的建设决心。还有极其重要的,本地文化人、老工匠、妇女的共同参与帮助。

他们的眼神里是信任,在他们的话里,我们被当作希望。这些,让我们有了不同于书本上看到的,对革命老区的敬意与谨慎,最终有了一个令人振奋的结果。


拍照这天,阳光洒在院外的古楸树上,天特别蓝。

70年前的那天早上,应该也是。

设计师:


1948-2018“领袖小院”的故事

“这处特别的院子,位于太行山深处的革命老区,河北阜平县西下关村,1948年前后毛泽东、刘少奇、

“这处特别的院子,位于太行山深处的革命老区,河北阜平县西下关村,1948年前后毛泽东、刘少奇、朱德、周恩来、任弼时等都曾于此歇马夜宿。在70年后,我们和它结下一段缘分。”

要讲清楚这个院子,要从70年前开始。

1947年4月,刘少奇、朱德在阜平西下关村调查土地改革情况,并对土地改革中存在的问题作了重要指示。  

1948年4月,解放战争进入夺取全国胜利的重要阶段,毛泽东、周恩来、任弼时等从陕北来到阜平,西下关村成为第一站。当晚,毛主席在这里写了一封给苏共中央书记斯大林的电报。


第二天上午,毛主席向村民了解土地改革的情况,周恩来、任弼时召集了本村和邻村的党员干部,座谈土地改革和党的工作,下午离开。 

时间来到2012年岁末,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阜平,看望慰问困难群众,留下“一定要想方设法尽快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”的嘱托,阜平开始步入脱贫攻坚的新征程。

2015年,在中国城乡统筹委员会的组织下,我们来到阜平。为天生桥镇镇区及五个村做规划设计,在村里,结识了这段历史的见证者高老师。1947年刘少奇、朱德路过西下关村时,就是借住在他家里。毛主席来的时候,曾摸着他的头,浓浓的湖南口音问:“细伢子多大了?”。高老师名叫高殿生,退休前是教师,是村里的文化人,知道我们的来意,饱含热情的把自己写的文章交给我们,并根据回忆让儿子把刘少奇、朱德住过的院子画了下来。

这组院落,是河北民居建筑的平顶土坯房,虽然近70年过去了,但建筑保存的相对完整,院落格局基本未变,墙体有些倾斜,很多地方有损坏,门前的古楸树依然苍劲挺拔。 


“小院子的大战略”

阜平县是革命老区,是全国第一部《毛泽东选集》诞生地、第一张人民币印制地。有晋察冀军区司令部旧址、花山村毛主席旧居、史家寨窑洞群、晋察冀日报社旧址等革命遗址,这处领袖曾歇马夜宿的院子,名声虽远不及以上列入文物保护的遗址,但把革命老区文化的脉络完整留下来,把传统民居建筑留下来,注入优质的体验度,对于这个全国贫困县的长远发展,红色旅游的发展,是有战略意义的。 

因此,保护修复历史建筑实现参观,整合周边相邻的院子,一并形成集参观、住宿、会议等为一体—“领袖小院”概念浮出水面,并与政府迅速达成了共识。由宋微建老师设计领衔,设计师费宁、许如茹共同设计。 


在保护历史记忆前提下,保留性修复使用院落群的格局和现有民居建筑,成为项目的核心与根本。

历史记忆建筑用于展览参观空间,整体布局向外延伸,增加连廊,规划建设成具备四星级标准的高端精品民宿。以红色历史文化作为项目的人文背景,修复农家院的淳朴气息。两种文化与建筑内外空间的功能协调,做到自然而然,不露痕迹,新旧有别。 

“领袖刚刚离开一会儿”

令人动容的东西,常常不是视觉表象,而是表象背后的态度,这种气息不是文字、视觉能描述的,但人却可以感受到。


为再现70年前的空间和气息,和高老师一起反复深化、推敲,去抓住那种时间空间里熟悉又陌生的合理性。我们用了文物修复的理念,对门窗、家具等进行了复原。当地檩条刀削的传统土做法,也依循旧法加工出来。

我们希望让人能感觉到,领袖还在这里,刚刚离开一会儿。


“最大化保留,最小化干预”

在酒店空间的设计上,延续了修复的理念,对原有各院落格局和民居建筑进行保护利用,以最小化干预为原则。山区的农家院本身就很美,像中医一样去适当梳理调整,收拾干净,这种美是农家院本身就有的,不是设计出来的。


为解决客人到达不同区域,雨雪、艳阳天下的舒适便利,设计做了新旧结合,在建筑间增加了连廊,连接大堂、餐厅、客房、会议等,既保留老建筑原汁原味,也符合现代人的生活习惯。 


很幸运的找到了当地的老工匠,按当地的工法和样式,当地的材料来进行建造。此外,将现代的功能设施无痕迹的融入其中。 


室内空间设计上,最大化保留原有,并把农家的自然质朴作为设计自律。保留了土炕、炕桌、炕柜,组织了当地妇女编织制作手工,置入房间作为实用性陈设。

景观设计上,最小化干预环境,考虑长期对村庄、农田、自然的影响。大大小小的枣树、竹子和杂树都保留了下来,更保持了农家因为节俭、实用才有的朴实无华的气质。适当补充了部分绿植,恢复农家的勃勃生机。 


写这篇文时,领袖小院还未开业,一番整理后,也想起了与阜平上上下下共事过程。

在一个深秋的寒夜,时任阜平县委郝国赤书记,在河边不间断的四个小时,给我们讲了革命老区脱贫攻坚的现状,和他的信仰及思考。在某个夏日正午坐在树下的石磨盘上,时任天生桥镇吴平书记和我们的推心置腹。一天,在阜裕公司黄建中董事长的办公室茶台边,他不断重复的给我们讲他的建设决心。还有极其重要的,本地文化人、老工匠、妇女的共同参与帮助。

他们的眼神里是信任,在他们的话里,我们被当作希望。这些,让我们有了不同于书本上看到的,对革命老区的敬意与谨慎,最终有了一个令人振奋的结果。


拍照这天,阳光洒在院外的古楸树上,天特别蓝。

70年前的那天早上,应该也是。

设计师:


本站使用百度智能门户搭建 管理登录
沪ICP备19038579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