还念贝聿铭先生—写于苏博13周年

初识先生,“看山是山,看水是水”; 等到踏上同行之路,了解他的成长与成就,“看山不是山,看水

初识先生,“看山是山,看水是水”;等到踏上同行之路,了解他的成长与成就,“看山不是山,看水不是水”;终于自己的人生也大半过去,深刻理解了他的作品、理念、为人,从此“看山还是山,看水还是水。”

前几天(10月6日),是苏州博物馆新馆建成开放13周年的日子,转眼,它的作者贝聿铭已离去四月有余,朋友圈里的怀念早已平息。

谨以此文,纪念这位最伟大的华人建筑大师。

关于贝聿铭的几个“小道”

贝聿铭与我同为苏州人,童年在狮子林里度过,对苏州有着特殊的情感,把公认的封山之作——苏州博物馆留在了故乡。筹划苏博时,当时的公司作为展陈深化团队参与其中,让我对这位建筑大师多了很多不为人知的了解。

90年代起,苏州市政府几次邀请贝聿铭为故乡留下些什么,久别故乡的贝聿铭惊叹于苏州的经济发展,却对“东方水城”的污染心痛不已。他拒绝了苏州政府:“现在你们需要的是城市的保护方案,当苏州的水变干净了,我就会回来。”三年后,历经治理的苏州城水质不再污浊,85岁的贝聿铭也践行了承诺。

当初儿子贝定中想设计苏博,被父亲严词拒绝:“苏州是很深的城市,你不懂。”我理解贝老,他说过“设计的关键,在于自己知道多少。”筹划苏博,他用上的,是对故乡一生的了解,这才有了这个“以苏州方式、园林方式呈现”的苏州地标。


在工地上见过几次大师,90岁的高龄,佝偻着腰,认真地挑选树种,不顾身体的操劳,尽可能亲自把关每个细节,这样的态度,最终留给后人一个负责的空间。

不高不大不突出

90年代,中国正值经济腾飞的风口,整个社会“崇高崇大”蔚然成风。作为苏州地标建筑,无数的人期盼着他们想象中的“苏博”。

2006年10月,贝聿铭又一次交出了惊人的答卷。

社会反响空前热烈,但更多的是质疑声:“这哪像一个博物馆?”


营建苏博,贝聿铭的理念是“不高不大不突出”。这违背了当时的中国社会潮流,却跟苏州人骨子里“埋头做事、低调为人”的谦逊一脉相承。

“建筑,都是有根的。”苏州人贝聿铭造的苏博,当然更是如此。

他提出“中又苏,苏又新”的观点,尊重民族历史文化和苏州地域特色。大胆创新,用山石代替了太湖石,花岗岩代替了苏式小青砖,不仅便于维护,也呈现了更统一的色彩和纹理。创新,赋予建筑更长久的生命力。


回到最初的质疑:“这哪像一个博物馆呢?”

我想问,为什么要“像”一个博物馆呢?凡尔赛宫、大英博物馆、故宫博物院都是世界著名文化遗产再利用的经典案例。

建筑面前,没有“像”与否,只有“适合”与否。

唐代有云“得意忘象”,在设计中更是如此。表达远比形式重要,不必拘泥在工艺、材质的细节上,重要的是思路和概念,而非答案。=

有一天我走进苏博,站在开阔的水景前,突然意识到了贝老的“阴谋”。所谓“不高不大不突出”,是指在不改变物理尺寸的前提下,通过改变人的知觉感受,达到“高、大、突出”的效果。

所以,苏博3400平方的主庭院里,“以壁为纸,以石为绘”,通过37米长的片石林和1560平米的水景,塑造出高低虚实远近的对比和变化,让空间产生强烈的意趣,成为每个人都必须驻足的地方。


归零

贝聿铭身居美国几十年,但始终自认“根在中国”,苏博是他在故乡的“小女儿”。对东方文化的理解、对园林艺术的把握,深深地影响着他的建筑设计,并成就了他独特的气质。

1981年,法国推出卢浮宫重建计划,时任总统弗朗索瓦·密特朗邀请全球15位知名博物馆馆长推荐设计师,13位博物馆馆长不约而同地推荐了贝聿铭。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,这也成为了他一生中“最大的挑战”。三年里,他不断斟酌:怎样的新建筑才能与这样的世界遗产融合?

最终,中国“无”的哲学思想发挥了作用,既然放什么都不恰当,不如放一个最不像建筑、最近似于“无”的透明玻璃金字塔。

除了骨梁线,近于无物。


设想,如果放一个近似的建筑,犹如美人的脸上架一副肤色的眼镜,该有多不恰当。只有这样通体透明的玻璃金字塔,才能用差异拉开距离,使之相融。

纵观贝聿铭的一生,鲜少商业作品,却始终对富有挑战性、文化性的内容兴趣深厚。他涉足东、西、中东等多个典型民族区域,对人类的居住方式做了不同的现代演绎。作品高度风格化,却从未被困其中,只作为构建方式,而不影响建筑自身文化的演绎。


他一直在挑战经验,挑战世俗的想象,这样的底气究竟从何而来?

我想,一是他惯于把问题“想穿想透”,二是他在每个项目都将自我“归零”,虚心倾听、学习。所有的灵感都来自项目本身,而非在过去的经验里提取要素。所以他的一生,都在为人类创新的居住方式实践。

还念先生

扎根设计行业几十年来,贝聿铭不仅仅是我的偶像,影响我的设计理念,也是我为人处世的标杆。他一生作品无数,却极少著书立说,也许是他觉得,作品就已是他要表达的一切。

佛教里有“人生的三重境界”,我见贝聿铭也是如此。初识先生,“看山是山,看水是水”;等到踏上同行之路,了解他的成长与成就,“看山不是山,看水不是水”;终于自己的人生也大半过去,深刻理解了他的作品、理念、为人,从此“看山还是山,看水还是水。”


还念贝聿铭先生,因为他的精神始终指引我们前进。

斯人已逝,但在我心里,在全世界建筑师的心里,他永远跟我们在一起。

还念贝聿铭先生—写于苏博13周年

初识先生,“看山是山,看水是水”; 等到踏上同行之路,了解他的成长与成就,“看山不是山,看水

初识先生,“看山是山,看水是水”;等到踏上同行之路,了解他的成长与成就,“看山不是山,看水不是水”;终于自己的人生也大半过去,深刻理解了他的作品、理念、为人,从此“看山还是山,看水还是水。”

前几天(10月6日),是苏州博物馆新馆建成开放13周年的日子,转眼,它的作者贝聿铭已离去四月有余,朋友圈里的怀念早已平息。

谨以此文,纪念这位最伟大的华人建筑大师。

关于贝聿铭的几个“小道”

贝聿铭与我同为苏州人,童年在狮子林里度过,对苏州有着特殊的情感,把公认的封山之作——苏州博物馆留在了故乡。筹划苏博时,当时的公司作为展陈深化团队参与其中,让我对这位建筑大师多了很多不为人知的了解。

90年代起,苏州市政府几次邀请贝聿铭为故乡留下些什么,久别故乡的贝聿铭惊叹于苏州的经济发展,却对“东方水城”的污染心痛不已。他拒绝了苏州政府:“现在你们需要的是城市的保护方案,当苏州的水变干净了,我就会回来。”三年后,历经治理的苏州城水质不再污浊,85岁的贝聿铭也践行了承诺。

当初儿子贝定中想设计苏博,被父亲严词拒绝:“苏州是很深的城市,你不懂。”我理解贝老,他说过“设计的关键,在于自己知道多少。”筹划苏博,他用上的,是对故乡一生的了解,这才有了这个“以苏州方式、园林方式呈现”的苏州地标。


在工地上见过几次大师,90岁的高龄,佝偻着腰,认真地挑选树种,不顾身体的操劳,尽可能亲自把关每个细节,这样的态度,最终留给后人一个负责的空间。

不高不大不突出

90年代,中国正值经济腾飞的风口,整个社会“崇高崇大”蔚然成风。作为苏州地标建筑,无数的人期盼着他们想象中的“苏博”。

2006年10月,贝聿铭又一次交出了惊人的答卷。

社会反响空前热烈,但更多的是质疑声:“这哪像一个博物馆?”


营建苏博,贝聿铭的理念是“不高不大不突出”。这违背了当时的中国社会潮流,却跟苏州人骨子里“埋头做事、低调为人”的谦逊一脉相承。

“建筑,都是有根的。”苏州人贝聿铭造的苏博,当然更是如此。

他提出“中又苏,苏又新”的观点,尊重民族历史文化和苏州地域特色。大胆创新,用山石代替了太湖石,花岗岩代替了苏式小青砖,不仅便于维护,也呈现了更统一的色彩和纹理。创新,赋予建筑更长久的生命力。


回到最初的质疑:“这哪像一个博物馆呢?”

我想问,为什么要“像”一个博物馆呢?凡尔赛宫、大英博物馆、故宫博物院都是世界著名文化遗产再利用的经典案例。

建筑面前,没有“像”与否,只有“适合”与否。

唐代有云“得意忘象”,在设计中更是如此。表达远比形式重要,不必拘泥在工艺、材质的细节上,重要的是思路和概念,而非答案。=

有一天我走进苏博,站在开阔的水景前,突然意识到了贝老的“阴谋”。所谓“不高不大不突出”,是指在不改变物理尺寸的前提下,通过改变人的知觉感受,达到“高、大、突出”的效果。

所以,苏博3400平方的主庭院里,“以壁为纸,以石为绘”,通过37米长的片石林和1560平米的水景,塑造出高低虚实远近的对比和变化,让空间产生强烈的意趣,成为每个人都必须驻足的地方。


归零

贝聿铭身居美国几十年,但始终自认“根在中国”,苏博是他在故乡的“小女儿”。对东方文化的理解、对园林艺术的把握,深深地影响着他的建筑设计,并成就了他独特的气质。

1981年,法国推出卢浮宫重建计划,时任总统弗朗索瓦·密特朗邀请全球15位知名博物馆馆长推荐设计师,13位博物馆馆长不约而同地推荐了贝聿铭。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,这也成为了他一生中“最大的挑战”。三年里,他不断斟酌:怎样的新建筑才能与这样的世界遗产融合?

最终,中国“无”的哲学思想发挥了作用,既然放什么都不恰当,不如放一个最不像建筑、最近似于“无”的透明玻璃金字塔。

除了骨梁线,近于无物。


设想,如果放一个近似的建筑,犹如美人的脸上架一副肤色的眼镜,该有多不恰当。只有这样通体透明的玻璃金字塔,才能用差异拉开距离,使之相融。

纵观贝聿铭的一生,鲜少商业作品,却始终对富有挑战性、文化性的内容兴趣深厚。他涉足东、西、中东等多个典型民族区域,对人类的居住方式做了不同的现代演绎。作品高度风格化,却从未被困其中,只作为构建方式,而不影响建筑自身文化的演绎。


他一直在挑战经验,挑战世俗的想象,这样的底气究竟从何而来?

我想,一是他惯于把问题“想穿想透”,二是他在每个项目都将自我“归零”,虚心倾听、学习。所有的灵感都来自项目本身,而非在过去的经验里提取要素。所以他的一生,都在为人类创新的居住方式实践。

还念先生

扎根设计行业几十年来,贝聿铭不仅仅是我的偶像,影响我的设计理念,也是我为人处世的标杆。他一生作品无数,却极少著书立说,也许是他觉得,作品就已是他要表达的一切。

佛教里有“人生的三重境界”,我见贝聿铭也是如此。初识先生,“看山是山,看水是水”;等到踏上同行之路,了解他的成长与成就,“看山不是山,看水不是水”;终于自己的人生也大半过去,深刻理解了他的作品、理念、为人,从此“看山还是山,看水还是水。”


还念贝聿铭先生,因为他的精神始终指引我们前进。

斯人已逝,但在我心里,在全世界建筑师的心里,他永远跟我们在一起。

本站使用百度智能门户搭建 管理登录
沪ICP备19038579号-1